中药泡脚有讲究
中药泡脚有讲究
加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 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生姜中的药用成分有许多是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半块姜的用量是对于一般家庭用来泡脚的盆装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一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加艾草——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
加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如果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这种水肿可以选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来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辅助减轻水肿的目的。
加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每到冬天,有人的手脚经常会发生皴裂和破皮,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又需要很长时间恢复。选择用红花来泡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如果血液循环不好,平时手脚容易发麻,或者下肢出现淤血,就可以用这两种药材一起泡脚。泡脚后,不仅能够使血液循环问题得到改善,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质量。在感冒期间用红花和艾草泡脚,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安全泡脚有禁忌
第一,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第二,饭后1小时内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饭后1小时再泡脚。
第三,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第四,儿童不宜用过热的水长时间泡脚。因为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的,因此要从小注意保护。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洗脚,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容易形成扁平足。
第五,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痛经等经期健康问题的目的,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春季泡脚养身祛病
盐水泡脚
古人对于春季泡脚早有研究,对春日里脚部的养护有过论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沐足,用热水加上少许的粗盐泡洗,长期坚持能行气血通经脉,起到多种意想不到的保健功效。
盐水泡脚方法很简单,在半盆热水中加入两大匙盐巴就行了。经常用盐水泡脚能杀菌消毒,防止脚气病,还可以使足部皮肤保持光滑清洁。
晚上9点泡脚效果最佳
中医学认为,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分布着60多个穴位和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分别对应于人体五脏六腑。泡脚有舒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在不同的时间段泡脚,起到的作用略有不同。选择在晚上9点左右泡脚,护肾效果最好。
泡脚时间长短有讲究
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脚时,水要没过踝关节,水温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中医专家认为,一边喝杯茶,或喝杯白开水,和家人看电视、聊着天,一边用保健中药泡泡脚,舒舒筋,活活血,解解乏,实在是件祛病强身的好事情。
泡脚的好处
1.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2.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每晚中药泡脚可以加强神经系统锻炼,促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改善睡眠效果。
3.防治高血压。中药泡脚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气血畅通了,血压就平稳了。
4.防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理疗效果。
5.防治腿脚麻木。通过中药泡脚,可以激活腿神经末梢,使神经系统上下贯通,消除腿脚麻木。
6.防治糖尿病。中药泡脚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胰岛细胞陕复功能,达到控制血糖目的。
7.防治感冒祛寒暖身。中药泡脚可激活足底穴位,将营养物质及新鲜氧气送往大脑和全身,从而使全身感到舒适。
8.美容减肥。中药泡脚促进肾上腺分泌激素,增强皮肤新陈代谢和分解体内脂肪,使皮肤白皙身材苗条。
9.防治脑溢血和脑血栓。天天中药泡脚,天天保持血液畅通,不再担心患脑溢血和脑血栓了。
10.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泡脚加速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能很快地消除一天的疲劳,除掉脚下的异味和尘土,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经常泡脚对心脏有好处
用热水泡脚可以使体温升高,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流更加顺畅,并减轻心脏的负担。而泡脚不仅是对心脏有好处,人的脚上有反射区和众多穴位,当人们用热水泡脚时,就会刺激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脚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解全身的作用。
那么泡脚有什么讲究呢?
1、泡脚前
需要选择泡脚桶,中药泡脚一般使用木质材料的泡脚桶,这样吸收药物的效果更好;中药泡脚水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深度要没过脚踝。
2、泡脚时
在泡脚的过程中,最好用手按摩脚部,按摩方法如下:
推法: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
压揉法: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此方法对头晕眼花、严重失眠者有帮助。
刮法:用双手食指关节用力刮脚踝骨以下内外两侧36次,至有酸痛感为宜,对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3、泡脚后
一般泡脚30到40分钟即可,泡脚后,如果觉得中药水脏的话可以用热水洗脚,完成后要注意脚部保温。
温馨提醒:每个人泡脚的讲究不一样,所以方法肯定也不同。但是还是要注意一些方法,比如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久等。
蒲公英能泡脚吗
蒲公英能泡脚。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炎杀毒、利尿、退黄利胆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红肿热毒、肝热目赤等症状。中药泡脚有很好的养生效果,蒲公英泡脚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且具有较好的养生价值。
黄芪能泡脚吗
黄芪能泡脚。
黄芪性温、味甘,有补气益中、扶正固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血虚萎黄等症状。中药泡脚有很好的养生效果,黄芪泡脚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且具有较好的养生价值。
高血压泡脚药方
高血压泡脚药方 冬天用什么中药泡脚可降高血压?在寒冷的冬天,高血压患者朋友特别适宜用中药泡脚的方式来养护健康。在热水泡脚的同时,如果能在热水中加上中药,对某些高血压患者来说,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强身保健作用。下面介绍几种配制方法简单的冬天用中药泡脚药方:高血压泡脚药方
高血压患者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高血压患者患者宜将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药泡脚。一些高血压患者冬季需要活血补肾,可选择当归、赤芍、红花、川断等。有些高血压患者到冬天皮肤干燥、容易皴裂,可选择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上述中药每样取用15~20克,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药液去渣倒进桶里,再加入热水,每天浸泡30分钟。
泡脚对水温和水量都有讲究:水温宜在40~50度左右,水量则以没过小腿的2/3为最佳。也只有直达膝部的高水位泡脚才能充分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才可使泡脚效果更充分。
中药泡脚一定不能用金属和塑料盆,否则药液有效成分会损失一部分。皮肤有破损、伤口时要暂停泡药(皮肤干皴破裂的情况除外)。中药泡脚只能起辅助治疗的作用,高血压患者朋友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治病的方法,以免耽误病情。
秋冬热水泡脚好处多多
秋冬热水泡脚有什么好处?
秋冬季节,很多地方都有热水泡脚的习惯,热水泡脚有诸多好处,能够保健养生。对于白领女性来说,长期久坐导致的手脚冰凉,用热水泡泡脚更是有助于缓解,不仅如此,每晚泡泡脚还能降血压,预防中风和糖尿病。
热水泡脚可以扩张血管,有助降低血压;还能改善机体循环,预防中风;中药泡脚还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常用热水泡脚,可以软化角质层,使死皮膨胀变软,此时可以适当的按摩揉搓,能去除掉死皮又不伤脚,同时还能帮助促进血液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有心血管问题的女性,最好不要随便滥用中药来做足浴,也不可用过热的水来泡脚,很可能导致血液流向体表,造成心脏、大脑等器官缺血、缺氧。此外,孕妇也不宜用中药泡脚,并且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0分钟左右为宜,不然容易导致流产。
热水泡脚水温40度最适宜
泡脚的好处这么多,而且泡起来全身都暖洋洋的很舒服,很多女性都很容易迷上泡脚。有些人泡起脚来就不管不顾,适应了水温之后,还会加入滚烫的热水再继续泡。
泡脚虽然健康,但是女性也要注意,皮肤是有耐受度的,在外部热量过高时,容易造成“低温烫伤”,也叫做“冷烫伤”。
最适宜泡脚的温度是40度左右,超过60度就很可能造成“冷烫伤”。尤其对于那些容易手脚冰凉的人来说,末梢神经循环不好,冰凉的双脚放到热水中,感觉会相对迟钝,对热也不那么敏感,等你感觉到水温过烫时,往往伤害已经造成。
到底用什么泡脚能降压
泡脚+按摩可有助于降血压
人体讲究阴阳平衡,如果阴气不足,而阳热内盛,人体就会处于失调的状态。一般阴气是向下走的,而阳气是向上走的,就像水总是往低处流,而火热之气总是向上蒸腾,所以阴虚内热的人,阴气不足不能制火,所以就会出现血压高、头痛、头晕、面红耳赤这些阳热在上的表现。如果不加以控制,严重的可能导致中风。尤其是老年人,阴气本来就不足,更需要特别注意。
高血压患者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高血压患者患者宜将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药泡脚。一些高血压患者冬季需要活血补肾,可选择当归、赤芍、红花、川断等。有些高血压患者到冬天皮肤干燥、容易皴裂,可选择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上述中药每样取用15~20克,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药液去渣倒进桶里,再加入热水,每天浸泡30分钟。
泡脚对水温和水量都有讲究:水温宜在40~50度左右,水量则以没过小腿的2/3为最佳。也只有直达膝部的高水位泡脚才能充分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才可使泡脚效果更充分。
泡脚是可以降低血压,对人的身体也是有很多好处,但是小编要提醒大家,中药泡脚一定不能用金属和塑料盆,不然会影响药效,皮肤有损伤,有伤口的话要暂时停止泡药,中药泡脚只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高血压的患者朋友千万不要把它当做治病的方法,以免耽误病情。
脚上手上起水泡很痒怎么办好
1、穿鞋有讲究:穿透气性好的鞋和袜,保持足部干燥,避免潮湿,必要时可加用足粉。尽可能不穿胶鞋、球鞋,多穿布鞋或风凉鞋。
2、防止传染:因足癣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要注意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勿与他人共用拖鞋、浴巾、毛巾、鞋、袜、脚盆等,经常清洗手脚,保持手足清洁和合适的湿度,避免用手搔抓患部;足癣患者穿过的鞋袜,最好用开水烫过或在阳光下曝晒。
3、饮食调节: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戒烟酒,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4、坚持中药泡脚:中药泡脚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对足癣有较好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