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是为什么
慢性腹泻是为什么
不少成年人常有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有的是早晨一起床就先去厕所,吃完早饭又去厕所,便前腹痛急迫,便意难忍,便后腹痛消失,便意不尽感。一般早上和上午大便次数较多,常因吃凉食水果、腹部受凉、精神紧张、吃韭菜喝牛奶后,腹泻加重。许多患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病程可长达数年以上,去医院检查一般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也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医学将这种慢性腹泻称之为肠易激综合症,属胃肠功能性紊乱的疾病范畴。慢性腹泻患者很痛苦,怕出门,怕出去旅游,一出门首先做的事就是上厕所,因为一有便意,非上厕所不可。
中医认为是健康原动力不足导致脾胃虚弱、脾气不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功能受损,胃肠功能紊乱,是造成慢性腹泻的根本原因。
自家桃树桃胶能吃吗 拉肚子能吃桃胶吗
能吃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分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古籍《纲目》记载桃胶,"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由此可见,桃胶可用于腹泻、痢疾等症状,因此拉肚子能吃桃胶,但桃胶不能完全代替药物的治疗,情况严重者还需医生指导用药。
痢疾是不是拉肚子 什么是拉肚子
拉肚子又称腹泻,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它可以有多种疾病引起。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
腹泻怎样分类?
腹泻是一种症状,其发病机理相当复杂,引起腹泻的疾病也很多,因此,腹泻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种。
急性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并呈不同程度的稀便,往往伴有肠痉挛所致的腹痛,病程在两个月以内者;临床上,如腹泻持续或反复超过两个月,可称为慢性腹泻。当然,这种区分是人为的,腹泻病程超过两个月固然可称为慢性腹泻,但病史短于两个月者亦未必全为急性,其中一些病例可能是慢性腹泻的初期,或临床表现不明显的慢性病例的初次发作,在实际诊断时,必须与急性腹泻互相参照。
(2)根据病理生理的特点可分为:
a 渗出性腹泻
b 分泌性腹泻
c 渗透性腹泻
d 吸收不良性腹泻
e 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
(3)按解剖部位可分为:
a 胃原性腹泻
b 肠原性腹泻
c 胰原性慢性腹泻
d 内分泌失常性腹泻
e 功能性腹泻
其中,肠原性腹泻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
a 病原感染性腹泻
b 炎症非感染性腹泻
c 肿瘤性腹泻
d 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性腹泻
e 食物( 中毒、过敏)性腹泻
f 药物作用或化学品中毒性腹泻
g 功能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如何引起的
1、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腹泻与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3)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4)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等。
2、肝、胆、胰腺疾病
(1)肝炎、肝硬化、肝癌。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3)胆囊切除术后。
3、胃肠道疾病
(1)胃肠道肿瘤。
(2)炎症性肠病。
(3)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
(4)感染性肠结核、阿米巴肠病、慢性菌痢、真菌感染。
(5)药源性多种药物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慢性腹泻。
腹泻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出来的一种常见症状。正常人每日或隔日排成形便一次,少数人习惯每日排便2-3次,亦属正常。腹泻是指原来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含有脓血。如果单纯是排便次数增加而粪便成形,不应称为腹泻。在直肠便秘时,由于粪便嵌塞于直肠腔内,刺激直肠黏膜,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加、里急后重感,这种情况亦不应列为腹泻。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有较强的季节性,好发于夏秋二季,慢性腹泻是指反复发作或持续两个月以上的腹泻。
慢性腹泻是怎么回事
(1)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菌痢)多由于急性菌痢治疗不当演变而成,细菌学分析,近10多年来国内志贺型菌痢逐渐减少,而弗氏型与宋氏型相对增多,弗氏型易于演变为慢性。
(2)溃疡型肠结核:肠结核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多数有肠外结核,以肺结核居多,可有消化不良症状,在急性进展期可有毒血症症状,如发热,盗汗,腹痛,腹泻,体力减退,消瘦等,排便每天3~4次,多在餐后发作,粪便呈糊状或水样便,一般无脓血便。
预防感染性腹泻的方法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小肠每天吸收7~8L水,大肠每天吸收400— 1000ml水,当肠道受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的时候,肠道的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肠道不能正常的吸收水分以及电解质,所以发生腹泻。
(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
(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叫病毒性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性腹泻是指由真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4)会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他们是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
感染性腹泻虽然病原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多感染性腹泻是摄入不洁食物(如凉菜、变质的虾蟹、饮料等)和水,导致细菌或病毒污染,再加上宝宝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病从口入,容易在幼托、学校等出现暴发。如宝宝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应立即送到医院就诊,自行买药容易出现误诊吃错药的情况。应借助专业方法查明病因,控制疾病的蔓延。对于患病小儿,要防止出现脱水症状,补液非常重要,同时要适当改善其胃肠道功能,减轻腹泻程度。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腹泻
腹泻是大肠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正常成年人每天排便1次,成形、色呈褐黄色、外附少量粘液。也有些正常人每日排成形便二三次,只要无脓血,仍属正常生理范围。腹泻主要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发时期为1~2个星期,而慢性腹泻则在2个月以上,多是由于肛肠疾病所致。
腹泻是指原来的排便习惯发生了改变,具有以下3个条件时才可称腹泻:
1、大便次数明显增多。
2、粪便变稀,形态、颜色、气味改变,含有脓血、粘液、不消化食物、脂肪,或变为黄色稀水,绿色稀糊,气味酸臭。
3、大便时有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痛等症状。
若诊断仍不清楚,可进一步作X线钡灌肠和钡餐检查,和(或)直、结肠镜检查。如仍无明确结论,则须根据不同情况选用超声、CT、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等影象诊断方法以检查胆、胰疾病,或进行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呼气试验、小肠粘膜活检以检查小肠吸收不良。
腹泻是什么意思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1、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
2、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引起腹泻的原因是什么
哪些原因可引起急性腹泻?
急性腹泻是指病程少于2周者。引起急性腹泻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细菌及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如诺瓦克病毒感染、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等。多为进食了不干净的饮食所引起的腹泻,其中细菌性痢疾还是肠道的传染病。比较少见的有真菌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如阿米痢疾、真菌性肠炎。
②药物性引起的腹泻:因服用各种药物而引起的腹泻,有些药物是泻药或缓泻药物,有些是药物的副作用,如硫酸镁、甘露醇、中药番泻叶、生大黄等是泻药;抗生素、肿瘤化疗药物等引起的腹泻是药物的副作用。
③中毒性腹泻:因食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污染的食物、重金属污染的食物和杀虫剂、有毒生物和植物中毒如食用鱼胆、毒蘑菇中毒等引起的腹泻。
哪些原因可引起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反复腹泻,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以外的慢性疾病引起。老年人的慢性腹泻,多由器质性疾病所致。
慢性腹泻病因复杂,可分为:慢性肠道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如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寄生虫感染、结核杆菌感染等。慢性肠道非感染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放射性肠炎、缺血性肠炎、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胰腺炎等。
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以及盆腔炎等也会引起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肠道运动紊乱也是慢性的腹泻的原因之一。
慢性腹泻是为什么
(1)糖尿病腹泻与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3)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4)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等。
2.肝、胆、胰腺疾病
(1)肝炎、肝硬化、肝癌。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3)胆囊切除术后。
3.胃肠道疾病
(1)胃肠道肿瘤
(2)炎症性肠病
(3)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
(4)感染性肠结核、阿米巴肠病、慢性菌痢、真菌感染。
(5)药源性多种药物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慢性腹泻。
儿童腹泻怎么办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发病率高。虽然常见,但腹泻却危害不小,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长期、慢性腹泻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儿腹泻症状出现后,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家长不妨再给孩子补点锌。专家介绍,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迁延性、慢性腹泻占腹泻的9%左右。
由于肠吸收能力受损,持续的腹泻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是导致小儿腹泻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急、慢性腹泻常导致锌缺乏,含锌的口服补液能有效缩短病程和降低发病率。目前,有关补锌和微生态治疗在婴幼儿腹泻的防治策略中,成为除补液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世界卫生组织已向全球推荐5岁以下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口服10-20毫克锌,持续10-14天。